第三十章 我只是担心这个-《武唐春》
第(2/3)页
刘审礼微微地点点头,“这一点说的不错,与吐蕃人的茶马互市,应该取消了!”
“还要防止后续的技术继续留入吐蕃境内,已经被吐蕃人得到,但还没来得及利用的技术,应该想办法消除。当然,最重要的,还是在军事上击败吐蕃人。”李晨话音提高了一些,看着刘审礼道:“刘尚书,其实我觉得,如今的大唐军队,在战力上还是高过吐蕃人,即使吐蕃兵力占优也是这样。只要我大唐军队上下齐心,不相互倾扎,定不会败于吐蕃人之手。”
李晨这话似乎意有所指,刘审礼也马上想到了自己与刘仁轨之间的一些矛盾,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,问李晨:“李公子意指什么?”
“大非川兵败,正是败于薛仁贵和郭待封的不睦,如果他们齐心,行动一致,那就不会有大非川兵败的事发生!”其实李晨还想说,历史上的青海之战惨败,如果不是李敬玄无能,刘审礼部遭到吐蕃人优势兵力的围攻时候,能及时救援,说不定胜利就属于大唐军队。
历史记载中这两次败于吐蕃人的战争,都是因为主帅与其他大将没有齐心之故,如果上下一心,战争的结局很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说到这里,李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。因为青海之战还没发生,而且历史上的青海之战当事人很多在面前,包括悲剧人物刘审礼。原本李晨在青海之战上有很多的论点可以发表,甚至指出一些关键性的东西。但事情还没发生,这些论点都没办法说出来。
原本想说的话,却说不出口,憋在心里,李晨觉得很难受。
在青海的战事上,李晨最终没再说什么,这让刘审礼有点遗憾。他并不认为李晨没什么东西好说,他倒是觉得,对即将发生的青海之战,李晨还有很多观点想说,但因为顾忌什么,或者说担心什么,不敢或者不愿意说出来。
因为刘审礼与刘轨仁之间也有明争暗斗,所以他没有当着诸将的面再问李晨,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机会,与李晨敞开心怀,好生聊一下。
他相信能从李晨的嘴里听到一些不同寻常的论断,就如今天晚上一样。
出了刘审礼的大帐后,李晨跟着黑齿常之回去。
“李公子,某刚才真为你担心,”黑齿常之是个直性子的人,离开刘审礼的大帐后,也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,“你竟然当着刘尚书的面,说这些话,指责先皇与当今皇帝在待吐蕃之策上的失误。你不怕因此而留下后患,落人口实吗?”
黑齿常之对李晨的感觉,差不多可以用一见如故来形容,李晨是个直爽之人,至少黑齿常之这么认为,而他喜欢与这样的人相交,因此这样“贴心”的话,也就说了出来,而且觉得理所当然。
“大非川兵败过去了好多年,如今我大唐又要和吐蕃交战,议论一下对吐蕃政策的成功与失误,应该没什么关系吧?”与黑齿常之一道策马缓行的李晨,呵呵笑着对黑齿常之道:“说不定,一些逆耳之言,能挽救许多将士的性命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