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362 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的想法】-《甲午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15世纪末叶,古哈尔沙德女王营建带双尖塔的穆塞拉伊斯兰教清真寺。古哈尔沙德陵被认为是帖木儿帝国的代表性建筑之一。

    1405年帖木儿临终时,封第四子沙哈鲁于此,后建为首都。

    明永乐帝朱棣曾遣使通帖木儿帝国,沙哈鲁亦派使访明。赫拉特有些古建筑上还留有中国式的图案。这里清真寺布满全城。始建于11世纪初著名的贾米清真寺,经15世纪重建,可容8万人同时礼拜,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。

    清真寺北门后有豪华的古尔王朝皇帝的陵墓。

    城郊有帖木儿帝国苏丹·侯赛因·拜卡拉创建的伊斯兰教经学院,4座尖塔高耸挺拔,为本城的标志之一。

    城西的郭瓦沙古学府系沙哈鲁之后裔建于1420年,历经22年完工,高塔六柱,外层以蓝绿琉璃瓦镶嵌,规模宏伟。

    东北郊的加扎尔加赫有一座苏菲派修道院,内有11世纪苏菲派诗人阿卜杜拉·安萨里的大理石墓,是著名的苏菲派圣地。

    西北郊有古哈尔·沙德皇后陵墓和6座尖塔。从皇后陵北行不远,还有苏菲派诗人贾米的陵墓,也是该城的主要古迹。

    华军第五野战师的师部就设在西北郊外,并且构筑了华国式样的环形工事。

    王大山现在经常到华军第五野战师的师部来,他就急在这里,既要派出人力修筑从赫拉特到阿什哈巴德的道路,又要修建赫拉特和阿什哈巴德的城市建筑,还要修建一些必备的军事工事。

    哪里有这么多的人手?

    而且,因为赫拉特附件都是阿富汗人,在华国和阿富汗的关系没有明朗之前,防御的压力还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首先,对于不断挑衅的部族,不能蛮横的镇压,这不符合华皇的对外政策。
    第(2/3)页